Search


新型冠狀病毒在這裡,看似對生活沒有多大衝擊,人們照常進出公共場所,醫院與診所充斥著因當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新型冠狀病毒在這裡,看似對生活沒有多大衝擊,人們照常進出公共場所,醫院與診所充斥著因當地病毒引起的咳嗽聲,沒有口罩、沒有消毒,國與國間的大門敞開著。但是,大家都知道,有些東西悄悄變了。

荷蘭前幾天的新聞頭版,是一間住著許多中國人的宿舍電梯,不知道被誰潑了大便,牆上寫著「All the Chinese die」(全部中國人去死)。還有一個華人外表,但從小在荷蘭長大的青少女,被火車上的一群年輕白人指指點點,揶揄她是中國劇毒,因為她聽得懂,深感被侮辱,於是這顆越滾越大的歧視雪球,總算不能再漠視。

「妳哪裡來的?」「台灣。」
「跟中國沒有關係吧?」「我們不一樣。」這是我帶Mira去看耳鼻喉科,醫生ㄧ見到我的第一個問句。

「有和中國人接觸嗎?」「有。」
「他們看起來怎樣?」「蠻好的,沒什麼奇怪的地方。」「挺正常的是吧?」⋯⋯家醫科的醫生重複我的回答,確認我的接觸史。

矛頭,從病毒,指向了特定的一人種。

我的心情很複雜,那共享千年的文化,和說著相通的語言,身在異鄉,結交一些來自中國的媽媽朋友們,彼此作伴。新型冠狀病毒,讓外表被歸類為中國一類的我們,很難置身事外;我沒有特別大的心臟,去承受欲加之罪的歧視,也不夠膽大,去回應造成社會歧異的尖銳聲音,雖然我能一時撇清,踩穩步伐,以台灣人身分而大口昂首呼吸,但空氣裡瀰漫著恐懼的氣息,逐漸使人盲目、使人窒息,被打破的和諧,我們只得更加堅強,學習去漠視那些無知。

除了不同膚色人種的歧視,還有一點的無奈,是見到他們自己人打自己人,人性是多麼令人氣憤,又脆弱的如此悲哀。這張照片,是我住的城鎮的中國餐廳,聽說老闆是溫州移民來的,繁簡交雜的告示,沒有德文翻譯,以為是不能戳破的秘密暗號。

「人必自重,而後人重之;人必自侮,而後人侮之。」

無關乎種族與政治,這是很基本卻已失守的做人道理。有人做錯了,全世界承擔,我們正在歷史裡。最可怕的,不是新型冠狀病毒,相信專家們正竭盡所能地尋找解藥,齊心合力往同一個目標前進;最可怕的,是寄生在人心裡的醜陋,吞噬掉人與人間的信任,也崩毀了許多他鄉遊子千辛萬苦搭建起來的生活。

#還是每天看寶貝們的笑臉開心過好每一刻就好
#教育不能等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小小教育人+媽媽的我見:記錄跨文化觀察、育兒筆記、手作教材、媽媽心情,和異國教養日常的歡笑淚水。
谷卓:老師媽媽,專欄作家,著有《蹲下來,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》。 與荷蘭籍Ra爸爸、Jivan哥、Mira妹旅居德國小鎮,這個小天地記錄跨文化和半自學的生活體驗。
View all posts